
你的位置:656手机彩票app下载 > 新闻动态 >
发布日期:2025-03-07 17:26 点击次数:116
一人一生 一个图书馆
为你积累的知识安一个网上的家
图片
【学点哲学】《素书》60句言语:涵盖了为人处世、修养、治国理政等多方面的智慧图片
01.“夫道、德、仁、义、礼,五者一体也。” 【释义】道、德、仁、义、礼这五个方面是一个整体。道是自然规律和宇宙的本原;德是遵循道而产生的内在品质;仁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良与关爱;义是行事的正当性和合理性;礼则是外在的行为规范。这表明这五个要素相互关联、相辅相成,共同构成了为人处世、治理社会的基本准则。 02.“以明示下者暗,有过不知者蔽,迷而不返者惑。” 【释义】如果领导者将自己的所有想法和计划都明示给下属,这是不明智的做法,容易被下属看透而失去领导的神秘性和权威性。有过错却不知道的人,是被蒙蔽了,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。迷失了方向却不知道返回的人,是处于迷惑的状态,这种人在人生道路上容易越走越偏。 03.“以言取人,人饰其言;以行取人,人竭其行。” 【释义】如果根据一个人的言语来评判他,那么这个人就会修饰自己的言语来迎合评判标准。而如果根据一个人的行为来评判他,那么这个人就会竭尽全力去做好自己的行为。这提醒人们在评价他人时,要更注重行为而非单纯的言语。 04.“小功不赏,则大功不立;小怨不赦,则大怨必生。” 【释义】对于小的功劳如果不加以奖赏,那么人们就不会去建立更大的功劳。小的怨恨如果不加以赦免,那么就必然会产生更大的怨恨。这体现了激励机制和宽容在管理以及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。 05.“赏不服人,罚不甘心者叛。赏及无功,罚及无罪者酷。” 【释义】奖赏不能让人心服口服,惩罚不能让人心甘情愿接受,这样就会导致人心叛离。奖赏没有功劳的人,惩罚没有罪过的人,这是残酷的做法。这强调了赏罚分明、公平公正的重要性,否则会破坏组织内部的和谐稳定。 06.“听谗而美,闻谏而仇者亡。” 【释义】听到谗言就觉得美妙,听到劝谏就产生仇恨的人必然会走向灭亡。这告诫人们要善于辨别谗言和谏言,不能被阿谀奉承所迷惑,而要虚心接受正确的意见。 07.“能有其有者安,贪人之有者残。” 【释义】能够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人会平安无事,贪图别人所拥有的人会变得凶残。这教导人们要知足常乐,不要贪婪,贪婪往往会引发不良的行为和后果。 08.“后令缪前者毁。” 【释义】后面的命令违背前面的命令,就会导致失败。这体现了政策、指令的连贯性和一致性的重要性,否则会让执行者无所适从,影响整体的计划和目标。 09.“怒而无威者犯,好直而慢者辱。” 【释义】发怒却没有威严的人会被冒犯,喜好正直却又傲慢的人会遭受侮辱。这说明仅有愤怒而缺乏威严的形象难以服众,而正直的同时如果伴有傲慢的态度也不会被人尊重。 10.“慢其所敬者凶。” 【释义】怠慢自己所敬重的人是凶险的。这提醒人们对待自己敬重的人要保持敬重的态度,否则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结果。 11.“轻上生罪,侮下无亲。” 【释义】轻视上级会产生罪过,侮辱下级会没有亲信。这强调了在等级关系中,要尊重上级,同时也要善待下级,否则会破坏组织关系。 12.“近臣不重,远臣轻之。” 【释义】身边的臣子如果得不到重视,远方的臣子就会轻视他们。这反映了在管理体系中,对身边人员的重视程度会影响到整体的威望和形象。 13.“自疑不信人,人亦疑之。” 【释义】自己怀疑自己的人不会相信别人,别人也会怀疑他。这表明自信在人际交往和信任关系中的重要性,缺乏自信的人难以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。 14.“枉士无正友,曲上无直下。” 【释义】邪恶的人没有正直的朋友,不正直的上司没有正直的下属。这体现了物以类聚的道理,也说明领导者的品德对下属的影响。 15.“危国无贤人,乱政无善人。” 【释义】危险的国家没有贤能的人,混乱的政治没有善良的人。这并非是说真的没有,而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,贤人和善人难以发挥作用或者被排挤。 16.“爱人深者求贤急,乐得贤者养人厚。” 【释义】对人有深厚爱心的人寻求贤才会很急切,乐于得到贤才的人会优厚地对待人才。这强调了对贤才的重视与对人才的优厚待遇之间的关系,体现了爱才、惜才的理念。 17.“国将霸者士皆归,邦将亡者贤先避。” 【释义】国家将要称霸的时候,贤士都会归附;国家将要灭亡的时候,贤能的人会首先躲避。这反映了贤才对国家兴衰的敏感度,他们倾向于向有发展潜力的地方聚集。 18.“地薄者大物不产,水浅者大鱼不游,树秃者大禽不栖,林疏者大兽不居。” 【释义】土地贫瘠的地方不会产出大的物产,水浅的地方大鱼不会游动,树木光秃的地方大的飞禽不会栖息,树林稀疏的地方大的野兽不会居住。这是一种比喻,说明环境的优劣对吸引人才和事物发展的重要性。 19.“山峭者崩,泽满者溢。” 【释义】山势过于陡峭就容易崩塌,沼泽水满了就会溢出。这告诫人们要懂得适度,避免过度追求或过度积累,否则会带来危险。 20.“弃玉取石者盲,逆施倒行者乱。” 【释义】抛弃玉石而选取石头的人是盲目的,倒行逆施的人会导致混乱。这强调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遵循正常秩序的重要性。 21.“知足者富,强行者有志。” 【释义】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,努力不懈去追求目标的人是有志向的。这表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,知足是一种内心的富有,而强行则体现了积极进取的志向。 22.“不失其所者久,死而不亡者寿。” 【释义】不失去自己的根基的人能够长久,身死而精神不消亡的人是长寿的。这里的根基可以是品德、信仰等,强调了坚守根本的重要性,而精神的不朽比肉体的长寿更有意义。 23.“有过不知者蔽,迷而不返者惑。” 【释义】有过错却不知道的人是被蒙蔽的,迷失了方向却不回头的人是迷惑的。这再次强调了自我认知和及时纠错的重要性。 24.“见己生者慎将生,恶其死者善将死。” 【释义】看到自己生命的产生(即知道生命的来之不易)的人,会谨慎对待未来的生活;厌恶死亡的人,会在临死前好好对待生命。这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。 25.“行足以为仪表,智足以决嫌疑,信可以使守约,廉可以使分财。” 【释义】行为足以成为他人的表率,智慧足以决断疑惑难明的事情,诚信可以使人遵守约定,廉洁可以使人合理分配财物。这描述了一个品德高尚、能力出众的人的特征。 26.“守职而不废,处义而不回。” 【释义】坚守自己的职责而不荒废,面对正义之事而不退缩。这体现了敬业和正义的价值观。 27.“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。” 【释义】见到利益时要想到是否符合道义,遇到危险时要勇于献出生命。这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标准,将道义置于利益之上,在危险时刻敢于担当。 28.“博学切问,所以广知。” 【释义】广泛地学习并且恳切地提问,这样可以增长知识。这强调了学习方法中博学和提问的重要性。 29.“高行微言,所以修身。” 【释义】行为高尚,言语谨慎,这是修身的方法。这表明在个人修养方面,要注重自身的行为,同时在言语上保持低调。 30.“恭俭谦约,所以自守。” 【释义】恭敬、节俭、谦虚、简约,这些是自我坚守的方式。这体现了一种自我约束和保持良好品德的生活态度。 31.“深计远虑,所以不穷。” 【释义】深入地计划、长远地考虑,这样就不会陷入困境。这强调了规划和前瞻性思维在避免困境中的作用。 32.“亲仁友直,所以扶颠。” 【释义】亲近仁人、结交正直的朋友,这样可以在危难时得到扶持。这说明了交友的重要性,好的朋友可以在困难时刻帮助自己。 33.“近恕笃行,所以接人。” 【释义】接近宽容、切实地践行,这是与人交往的方式。这体现了在人际交往中要秉持宽容的态度并且付诸行动。 34.“任材使能,所以济务。” 【释义】任用有才能的人,这是完成事务的方法。这强调了用人之长,根据才能安排任务,以实现目标。 35.“殚恶斥谗,所以止乱。” 【释义】竭尽所能地厌恶和排斥谗言,这样可以制止混乱。这再次强调了谗言对秩序的破坏,要积极抵制谗言以维护稳定。 36.“推古验今,所以不惑。” 【释义】推究古代的事情,验证现在的事情,这样就不会迷惑。这表明通过历史经验来指导现实,可以避免迷茫。 37.“先揆后度,所以应卒。” 【释义】先进行估量,然后进行测度,这样可以应对突发情况。这强调了应对突发事件时要有预先的评估和判断。 38.“设变致权,所以解结。” 【释义】设立变化、运用权变之法,这样可以解开难题。这体现了灵活应变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。 39.“括囊顺会,所以无咎。” 【释义】收敛自己,顺应时机,这样就不会有过错。这教导人们要懂得审时度势,适时收敛自己的行为。 40.“橛橛梗梗,所以立功。” 【释义】坚定不移,所以能够建立功勋。这表明坚定的信念和决心是建立功业的重要因素。 41.“孜孜淑淑,所以保终。” 【释义】勤勉努力,所以能够善终。这强调了勤奋对于保持良好结局的重要性。 42.“以明示下者暗,有过不知者蔽,迷而不返者惑。” 【释义】把自己的想法完全明示给下属是不明智的,有过错却不知道是被蒙蔽了,迷失了方向却不回头是迷惑的。这是对领导者管理智慧和自我认知的再次强调。 43.“善人行善,从乐入乐,从明入明。恶人行恶,从苦入苦,从冥入冥。” 【释义】善良的人做善事,会从快乐走向更快乐,从光明走向更光明。邪恶的人做恶事,会从痛苦走向更痛苦,从黑暗走向更黑暗。这体现了善恶行为的不同结果和发展趋势。 44.“见贤若不及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” 【释义】见到贤能的人就觉得自己好像比不上,见到不贤能的人就在内心反省自己。这是一种自我提升的方法,通过对比他人来改进自己。 45.“柔胜刚,弱胜强。” 【释义】柔软可以战胜刚强,弱小可以战胜强大。这是一种辩证的思想,强调了看似弱小的力量在特定情况下的优势。 46.“善用人者为之下。” 【释义】善于用人的人会处于低下的姿态。这表明在用人时要谦逊,尊重人才,才能更好地发挥人才的作用。 47.“是故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。” 【释义】所以圣人做无为的事情,施行不言的教导。这体现了道家的思想,强调顺应自然、以身作则而非过多地干预和说教。 48.“不贵难得之货,使民不为盗;不见可欲,使民不乱。” 【释义】不看重稀有的物品,使百姓不做盗贼;不展现可引起欲望的东西,使百姓不生乱心。这是一种治理百姓的理念,通过减少外界的诱惑来维护社会秩序。 49.“善者善之,不善者亦善之,德善也。信者信之,不信者亦信之,德信也。” 【释义】对善良的人以善相待,对不善良的人也以善相待,这就是德善。对守信的人给予信任,对不守信的人也给予信任,这就是德信。这体现了一种包容和大度的品德境界。 50.“道者,人之所蹈,使万物不知其所由。” 【释义】道是人们所遵循的,但万物却不知道它的由来。这表明道虽然是人们行为的准则,但它的本质是高深莫测的。 51.“德者,人之所得,使万物各得其所欲。” 【释义】德是人们所获得的,它能使万物各自得到它们想要的东西。这说明德具有一种协调和满足的力量。 52.“仁者,人之所亲,有慈慧恻隐之心,以遂其生成。” 【释义】仁是人们所亲近的,有慈爱、聪慧和恻隐之心,以促使万物生长和形成。这描述了仁的内涵和作用。 53.“义者,人之所宜,赏善罚恶,以立功立事。” 【释义】义是人们所应该遵循的,通过赏善罚恶,来建立功勋和成就事业。这强调了义在社会秩序和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。 54.“礼者,人之所履,夙兴夜寐,以成人伦之序。” 【释义】礼是人们所遵循的,早起晚睡,以形成人伦的秩序。这表明礼在规范人们日常生活和维护人伦关系中的作用。 55.“绝嗜禁欲,所以除累。” 【释义】断绝嗜好、抑制欲望,这样可以消除累赘。这是一种自我约束的方式,减少不必要的欲望可以让自己更加轻松自在。 56.“抑非损恶,所以让过。” 【释义】抑制错误、减少恶行,这样可以减少过错。这体现了自我修正和避免过错的方法。 57.“贬酒阙色,所以无污。” 【释义】减少饮酒、远离女色,这样可以不被玷污。这是一种保持自身纯洁性的告诫。 58.“避嫌远疑,所以不误。” 【释义】避开嫌疑、远离疑惑,这样就不会出错。这强调了在行为和决策中要谨慎对待可能引起嫌疑和疑惑的事情。 59.“博学多闻,所以备豫。” 【释义】广泛地学习、多听多闻,这样可以做好准备。这表明知识储备和见闻广博对于应对各种情况的重要性。 60.“高瞻远瞩,所以不穷。” 【释义】站得高、看得远,所以不会陷入困境。这强调了具有长远眼光和宏观视野在避免困境中的作用。 《素书》中的这些言语涵盖了为人处世、领导管理、品德修养、治国理政等多方面的智慧。从个人的自我约束、修身养性到如何对待他人、任用人才,再到治理国家、应对危机等,这些语句都提供了深刻的见解。 (来源:哲学工坊)图片
—The end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